(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戴先任(职员)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5月29日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严厉打击环评造假行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第一道关卡,环评弄虚作假屡见不鲜,让生态环境保护“大门洞开”。虽然在各级相关部门的整治下,环评弄虚作假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再接再厉,继续加大整治力度。
2019年,新修订的环评法生效,环评机构不再需要资质,甚至“有能力的建设单位可以自行编制环评报告”,环评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也带来了泥沙俱下的现象。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环评机构已超过5000家。市场开放自然是好事,但市场开放的前提是要能守好环评的红线,要能严格规范行业发展,确保行业在法治轨道内运行。
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其中,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首次纳入刑法定罪量刑。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有助于给生态环境保护拉设高压线,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形成震慑作用。此次生态环境部再次强调将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体现了惩治环评弄虚作假现象的决心。
有决心还要有行动。日前,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对山东锦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评造假案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4名被告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故意提供大量虚假环评文件,被判刑并没收违法所得。这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环评造假入刑司法实践的重大突破。对环评弄虚作假零容忍,不能仅是鲜明的态度和响亮的口号,更要是雷霆万钧、行之有效的行动。
针对环评弄虚作假,除了事后惩治,更要做好事前的监管与防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环评行业的日常监管,堵住制度漏洞,加强环评从业异常情况预警。同时,要继续延长和夯实责任链条,比如,对于网络平台上的虚假环评报告交易,网络平台、相关部门要共同整治。只有多措并举,以实击虚,才能严把环评关,让环评守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道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