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武秀昆 日前,广东省深圳市急救中心“120”调度员邓曼莉运用医疗优先调度系统(MPDS)知识体系,通过电话指导宝爸为爱妻顺利接生的事例引发关注。宝爸非医务人员,调度员尚未婚嫁,虽学过护理但未在产科工作过。不曾谋面的两个人齐心协力,帮助孕产妇顺利生产。这件看似普通实则不然且具有普惠意义的事,偶然中带有必然,带来很多启示和联想。
首先是调度员精通业务,善于运用所掌握的MPDS理论,及其科学化、模块化、个体化的预案指导实践,根据通话所了解的孕产妇具体情况有条不紊地指导宝爸接生,一环扣一环,见招拆招,成为又一例理论联系实际、教科书般的成功典范。
其次是宝爸从容不迫,在电话指导下,镇定而配合地当起了“接生婆”,最终母子平安。宝爸始终保持冷静,认真执行调度员指令的做法值得赞许。人们更应当注意到的是,宝爸接受过急救培训,这让他能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调度员的指令。
最后是得益于MPDS知识体系的积极推广。该系统把需要急救的伤病人员分为33个大类,系统后台有33个急救预案,对应9600种急救症状。当有人呼救时,“120”调度员按照程序与求助者对话,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给予指导,帮助对方在救护车到达之前进行恰当处置,为救治赢得分秒必争弥足珍贵的时间。此项技术自2008年引入我国,目前已有上百家急救中心签约使用,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及社会效益。
通过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这次成功绝非偶然,是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更要看到,随着时代变迁,国民综合素质,尤其急救意识已显著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急救工作由医务人员的单一责任正在逐步演变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包括特殊情况下的分娩接生、心肺复苏、海姆利希手法等涉及生命与健康的急救技能,都已成为基本常识在更多的人群中普及推广。
曾几何时,上门求医是天经地义的事。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切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从正确使用“120”急救电话到越来越多的“第一目击者”参与抢救生命,从救护车的到来就意味着救治的开始到自救互救的普及推广,从远程医疗会诊到电话指导抢救工作……院前急救正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通信产业尤其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以MPDS为主流的电话指导将越来越多地进入急救场景。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是一件简单事,这是一项有始无终的系统工程,牵扯到对亿万人的规范培训,需要方方面面齐心协力,扎扎实实地做好以下工作。
在社会层面上,治病救人的特殊性、复杂性使得救死扶伤有许多不确定性。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120”调度员,乃至志愿者或患者家属,都有意愿在必要时挺身而出,救人一命,但心想事不成的情况也曾屡屡发生。特别像电话指导救治操作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非传统、非常态、非常规救治,有时情况更是复杂多变。一旦事与愿违,希望公众特别是患者家人能够包容、理解。
在业界层面上,使更多的邓曼莉脱颖而出是院前医疗急救机构需要顺势而为的紧要事。已经应用MPDS的中心要巩固成果,再创佳绩;准备应用的要大干快上,争先创优;尚未应用的要审时度势,尽快应用,以便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让千千万万个你我他都能成为院前急救的参与者。
在政府层面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宗旨理念,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MPDS 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普及推广,对于这种造福于民的好事要鼓励呵护其健康成长。当然,因地制宜使之进一步本土化的问题,也值得有识之士深入研究。
没有专业化就没有高水平,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为使我国急救医学事业在新时期能更新更快更好地发展,院前急救界和每一位急救人都责无旁贷。要充分认识到推进“120”调度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在为生命热线点赞的同时,更要通过宣传、示范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把救死扶伤以及与此有关的一切发扬光大,造福于民。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急救指挥中心)